b体育app官方网站
和中国“交锋”4年,沙利文离职前,把最后的希望压在了印度身上!
发布日期:2025-01-23 02:43    点击次数:105

在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中,时常会有一些举动引发全球的关注与猜测。近期,有一则消息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 2025 年 1 月 5 日至 6 日访问了印度。这一行动看似普通,实则暗藏玄机,毕竟沙利文在过去的四年里一直活跃于国际政治舞台,与中方有着诸多外交上的“交锋”,如今在拜登任期即将结束、特朗普即将上台的这个关键节点,他为何将最后一次外访定在印度呢?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据澎湃新闻报道,沙利文此次访印主要是与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共同出席“美印关键和新兴技术倡议”(iCET)第三次会议,重点聚焦国防、太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这表明美印之间的合作正朝着高科技领域不断深化。早在 2023 年 1 月正式启动的 iCET,就致力于加强两国在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国防制造、航空航天等高新科技领域的联系,像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印度国营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联合生产战斗机发动机的协议就是在此倡议下达成的。此次会议无疑是对过去合作的进一步推进与拓展。

展开剩余83%

沙利文(资料图)

沙利文此访的时机相当微妙。拜登政府即将换届,而特朗普即将开启第二任期。《环球时报》指出,沙利文的访问是想让拜登政府期间发展的美印关系在特朗普任期得以延续,试图为美印关系定一个有利于美国的基调。印度方面对此也十分重视,印度总理莫迪会见了沙利文,沙利文还与印度外交领袖如多瓦尔和苏杰生等进行了会面。从美国方面来看,沙利文访印期间探讨了民用核领域合作、人工智能、太空、导弹技术合作许可、半导体(芯片)、生物制药、通信技术等诸多关键话题,这显示出美国在科技合作上对印度寄予厚望,试图整合印度的人力资源与美国的硬件优势,实现科技领域的突破。

在印美国防科技合作中,中国因素不容忽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亚问题专家韩华分析,近年来中国在国防装备、先进科技方面取得的突破,给印美两国带来了压力,促使他们在无人机、半导体、人工智能、小型核模块堆等领域展开合作。例如,沙利文特意选择印度理工学院作为访印目的地之一,明显是看中了印度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人才与智力资源。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国际关系教授哈什·潘特也认为,美国和印度的技术伙伴关系“至关重要”,印度丰富的人力资源与美国的关键硬件相结合,有望推动双方实现跨越式发展。

特朗普(资料图)

然而,特朗普的上台给美印合作带来了不确定性。尽管特朗普与莫迪有一定的私人交情,在第一任期也曾允许印度购买或租赁美国的先进国防硬件,但他在科技分享政策上是否会延续拜登政府的做法还是未知数。《南华早报》就引述分析人士的观点,认为特朗普可能会冲击美国和印度的关键技术合作协议。这让印度感到焦虑,毕竟印度在科技发展上希望借助美国的力量实现提升,而拜登政府搭建的技术合作框架已经让印度尝到了一些甜头,印度也在朝着优先与美国合作的方向发展科技研发。

除了科技合作,核合作也是美印关系中的重要议题。沙利文在 1 月 6 日表示,美国正在推进取消与印度公司展开民用核能合作的障碍。印度在核战略上一直较为积极,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年报,2024 年印度的核弹头数量首次超过巴基斯坦,达到 172 枚,并且印度正在增强其三位一体核运载能力。这一系列举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地区的战略平衡,尤其是对中国西南边防构成潜在压力,也给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印度洋上的能源安全通道带来不稳定因素。

印度总理莫迪(资料图)

在经济方面,美印关系也存在着波动。回顾历史,2019 年美印曾因关税问题大打出手,美国对印度的钢铁和铝征收关税,印度则对美国 28 种商品征收最高达 70%的关税。而在特朗普赢得大选后,情况又有了新的变化。据相关报道,印度准备对美国商品降低进口关税,范围涵盖多种农产品和医疗设备,同时还可能增加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和军火。这显示出印度在特朗普上台前试图调整经济策略,缓和与美国的经济关系,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贸易压力。

此外,特朗普对 H1B 外籍人才签证以及金砖国家的态度也让印度有所担忧。特朗普曾表示,如果金砖国家继续推动“去美元化”,将对这些国家征收 100%的关税。而印度作为金砖国家之一,在国际经济格局中有着自己的考量,既希望在金砖组织内发挥重要作用,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又不想因与美国的关系恶化而影响自身的经济发展。印度在国际事务中一直试图保持一种平衡,在俄乌冲突中,印度就坚持与俄罗斯站在一起,这一立场与美国的期望相悖,也导致美国对印度施加了一定的压力。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资料图)

在沙利文访印期间,美方还抛出了中国计划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建造水电站大坝的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明确表示,中方修建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经过严谨科学论证,不会对下游国家生态环境、地质、水资源权益造成不良影响,反而有利于下游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但美国此举明显是在试图挑唆印度与中国在水资源问题上产生矛盾,以达到制衡中国的目的。印度在这一问题上其实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和对水资源的天然敏感,印度确实对中国的水电工程有所关注;另一方面,印度也明白与中国保持稳定关系对其自身发展至关重要,过度跟随美国可能会引发与中国的不必要摩擦,危及自身的经济复苏和边境稳定。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美国在拜登任期即将结束时仍保持着较高的外交活跃度。在大选结束后,布林肯前往韩国和日本,沙利文则来到印度,这一系列高官出访表明拜登政府希望继续强化美日韩、美日印澳等多边机制,加强对华竞争战略的强度。美国两党在“印太战略”这一外交框架上虽有共识,但在具体的对印政策上,特朗普的态度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使得美印关系在未来充满变数。

反观中国,在面对美印的这些动作时,始终保持着坚定的立场和大国的担当。在跨境河流开发利用上,中国秉持着负责任的态度,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就是经过长时间科研攻关的成果,综合考虑了能源需求、生态保护和区域发展等多方面因素。中国不会被美印的无端指责所干扰,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规划稳步推进发展。

在未来的国际格局中,美印关系的走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调整以及印度自身的战略抉择。印度需要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既要利用与美国的合作机会提升自身实力,又要避免过度卷入中美竞争而损害自身利益。而美国也需要重新审视其对外政策,尤其是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布局,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其维护霸权的目标,还是会因国内的政治分歧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而陷入困境。

总之,沙利文的访印行动虽然在短期内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但从长远来看,它只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小插曲。中国在自身发展的道路上会继续坚定前行,凭借自身的实力和智慧应对各种外部挑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包容的国际秩序。无论是美印之间的合作与分歧,还是其他国家的外交动作,都无法阻挡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发布于:江苏省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